1、定期检查与清洁:防水补漏后,建议每季度或雨季前对修复区域进行全面检查,重点查看是否有裂缝、起皮、空鼓等现象。同时,定期清理表面杂物,如灰尘、落叶、青苔等,避免堵塞排水口或腐蚀防水层。例如,屋顶可用软毛刷清扫,地漏周围需及时疏通,防止积水渗透。
2、避免机械损伤:防水层修复后较为脆弱,需防止尖锐物品划伤或重物撞击。日常活动中,避免在防水区域拖拽家具、堆放杂物,尤其是阳台、卫生间等易受外力影响的部位。若需施工(如安装设备),应提前在防水层上铺设保护板,减少直接摩擦。
3、控制化学腐蚀风险:避免使用强酸、强碱清洁剂或含腐蚀性成分的化学品清洗防水区域。例如,卫生间清洁时可选中性洗涤剂,外墙清洗时禁用盐酸等强腐蚀性溶液。若不慎接触腐蚀性物质,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擦干,防止材料老化开裂。
4、保持排水:排水口堵塞是导致渗漏的常见原因。定期检查地漏、排水管是否通畅,及时清理头发、泥沙等杂物。对于屋顶天沟,可安装防护网防止落叶堆积;地下室排水沟需保持一定坡度,确保雨水快速排出,减少积水对防水层的压力。
5、季节性防护调整:根据气候特点调整维护策略。冬季寒冷地区需检查防水层是否因冻融循环开裂,可在表面覆盖保温材料;夏季高温多雨时,重点关注屋顶、外墙等暴晒区域,避免材料因热胀冷缩变形。此外,长期暴晒的防水层可定期涂刷保护剂,增强耐候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