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段:紧急止损,减少损失
发现卫生间漏水到楼下,第一时间关闭家中总水阀,避免水源持续渗漏,加重楼下损失。用拖把、吸水布等清理自家卫生间积水,防止水进一步蔓延。同时,联系楼下邻居,告知漏水情况,表达歉意,并协助清理邻居家天花板、墙面等部位的积水,降低其财产损失。
第二段:排查原因,明确责任
漏水原因不同,责任主体也不同。若因自家装修破坏水管、防水层,或日常使用不当导致漏水,责任由自家承担;若漏水是因楼上住户装修、使用不当造成,如楼上卫生间防水未做好、水管破裂等,责任在楼上;若为房屋公共管道(如主下水管道)破裂导致,且在质保期内,开发商需负责维修赔偿,业主可联系物业协调。
第三段:沟通协商,达成共识
明确责任后,与责任方友好沟通。若责任在自家,主动提出赔偿方案,如承担楼下天花板修复费用;若责任在楼上,以平和态度与楼上协商,要求其尽快维修并赔偿损失;若涉及物业或开发商,提供相关证据,要求其履行职责。
第四段:专业维修,解决问题
根据漏水原因选择维修方式。轻微漏水可自行购买防水涂料修补,或使用防水胶带、堵漏剂处理局部漏水点;严重漏水,如水管破裂、防水层大面积失效,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,采用砸砖换管、重新做防水等措施。
第五段:保留证据,维护权益
维修过程中,保留现场照片、视频,维修合同、发票等证据。若协商无果,可向物业、社区反映,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,如向法院起诉,用证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